51吃瓜网

百强房企前十月耗资万亿拿地,前十无民企,释放了什么信号?

虽然房企销售及拿地规模仍延续下调趋势,但是并不阻碍国央企大手笔扩储。

据中指院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10107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10%,降幅较上月收窄7.9个百分点。从新增货值来看,中海地产、保利发展、华润置地占据榜单前三位,新增货值分别为2127亿元、1644亿元和1551亿元。

从TOP10企业来看,2023年前10月新增货值总额12569亿元,占TOP100企业的42.6%,强者依然“恒强”。TOP100企业新增货值门槛为107亿元。

对于前十月房企拿地的特点,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指出,在拿地力度方面,头部央国企侧重以销定产、量入为出。如华润、招商等多家房企提出坚持“以销定产”、“量入为出”原则,以保持投资效率和经营稳健。 在拿地布局上,头部央国企聚焦核心城市。10家头部房企中,基本都提出投资聚焦核心城市。

拿地金额前十无民企,房企巨头多次豪掷百亿拿地

叠加政策松绑效应,高总价地块及头部央国企积极拿地,加上上月低基数影响,房企在10月拿地规模创7月以来新高。

中指院数据显示,2023年10月,50家代表企业拿地总额环比增长59.6%。

只是,搜狐财经发现,就拿地金额来看,房企前10月TOP10已经没有民营房企。中海地产、保利发展、华润置地、建发房产、绿城中国、招商蛇口、中国铁建、万科、越秀地产、华发股份分获权益拿地金额位次前十。

分企业来看,中海、华润、保利、铁建等央国企拿地规模较高,10月拿地金额超90亿元,绿城、龙湖、大家等混合所有制企业和民企亦有投资。

以中海地产来看,其凭借三次百亿拿地成为名副其实的“扫货王”。

今年10月,中海携手国资鏖战上海滩,以240个亿拿下今年上海总价地王——徐汇滨江综合体地块。今年9月,中海地产以总价127.9亿元实现第二次百亿拿地。此前在6月底,中海地产还在深圳摘得“百亿地王”深圳湾超总地块。

除了侧重大宗土地交易之外,以前喜欢联合体拿地的房企,逐渐倾向独立拿地。

中指院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50家代表房企招拍挂权益金额占比均值为84.4%,较上年同期上升5.8个百分点,50家代表房企招拍挂拿地权益金额占比均值略有上升。

与去年同期相比,TOP10阵营企业拿地权益金额占比上升3.8个百分点,TOP11-30阵营企业拿地权益金额占比上升7.6个百分点,TOP31-50阵营企业拿地权益金额占比上升了4.1个百分点。

就前10月土地市场来看,一二线核心城市仍是央国企拿地的焦点。只是,二线城市拿地占比超六成,长三角热度持续。

中指院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10家头部房企中,7家房企前十城市拿地金额占比超过95%。从出现频次看,一线城市中,上海和北京出现次数较多,分别为10次和6次;二线城市中,杭州、南京、西安分别出现7次、7次和8次。

从布局城市等级来看,50家代表房企2023年1-10月在二线城市的投资面积占比最高,为62.8%,一、二线城市占比合计近九成。从布局区域来看,企业热衷于在长三角拿地,占比达到40.5%。

此种拿地布局结构,也呼应了房企们的投资策略。

前10月新增货值排名第二的保利发展,其2023年的拿地策略是聚焦“核心城市+城市群”;近两年,中海地产强攻一线、强二线城市,2023年的拿地策略是聚焦主流城市、主流地段。

华润置地则是坚持以销定产,聚集高能级城市;招商蛇口同样坚持“以销定投”原则,持续更新优化并运用好“强心30城”、“核心6+10城”分档、板块地图与竞企对标等策略工具,重投核心城市。

经济实力的强弱向来影响房企拿地积极性。

就前10月来看,房企流动性分化显著,短期偿债压力略有缓解。国央企的现金优势为其拿地提供了资本。

据中指院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央企、地方国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均值同比增长8.8%、7.1%,短期有息债务均值同比下降4.1%、8.1%;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均值同比下降33.3%、24.5%,短期有息债务均值同比下降20.5%、16.2%,短期流动性改善不明显。

此外,在外部政策端层面,今年9月底,自然资源部已给各省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下发文件,内容包含:建议取消土地拍卖中的地价限制、建议取消远郊区容积率1.0限制等。

此前,成都、厦门、济南、合肥等一些城市已经对地价限制做出调整。有专家称,取消地价限制或带动一线、强二线楼市复苏,对土地市场的活力具有重要作用。

以济南来看,今年10月,济南迎来取消土地最高限价后的首次土拍,10宗地块中4宗溢价成交,6宗底价成交。凤凰北路以西、商贸城路以南组团地块被中电建以总价6.95亿元收入囊中,成交楼面价9296元/平方米,溢价率达53.1%。

预计后续其他城市尤其是一二线城市很快也会落地执行“价高者得”措施。各地原有的竞配建、竞自持、“竞品质+摇号”等限制市场活跃度的土拍政策,也会阶段性的退出市场。地价和房价都不限价,市场重新回归到2011年之前充分市场化的阶段,预计今后各类城市将更加充分发挥地价和房价的市场调节作用,进而激活土地和销售市场的活跃度。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