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吃瓜网

“在县城4年相亲189次,我还是凑合结婚了”

“在县城4年相亲189次,我还是凑合结婚了”

|任雪芸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县城的女生多,村里的男生多,你必须要抓紧了。”春节期间,大概有五六个亲戚对张玉催促。

张玉知道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无非是你已经29周岁了,还是县城女生,只是有个稳定工作,但你要求这么高,很难找的到适合的人了,除非你想找那些在村子里娶不到媳妇的男生。”

在北方某县城开婚介所的老板王璐看来,县城婚姻无非是大家把自己拿到的筹码摆到台面,在无数个筹码之间,未婚男女们去做匹配。“年龄、工作、家世、父母有无退休金、住房、样貌,这些都是所谓的筹码。”

尽管张玉内心不屑于用这套规则去衡量自己,但她又不可避免的在周围人不断相亲、走入婚姻,甚至高效生子的世俗洪流中被裹挟。今年春节,她主动和父母提到了想去相亲。

不止张玉,在县城,千千万万的张玉困于相亲的苦恼中,无论男女,在进入所谓的适婚年龄之后,他们都会面临关乎人生的重大选择。

“我95年出生,在县城被称为大龄剩女”

我是2019年从一所大专院校毕业的,因为学历问题,几乎没怎么犹豫,就选择回到了老家县城。2019年的时候我24岁,已经到了父母口中的适婚年龄,但我一点儿都不急,甚至拒绝相亲,直到我发现我的选择越来越少。

2023年一整年,我只见过三个男生,他们条件不一,有的是县城里的医生,有的是某个单位的公务员,还有一个家里是开小工厂的。但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年龄都比我小,而且都没看上我。

介绍人是我单位的一个姐姐,她给我分析了很多原因。比如,我其实也没有所谓的体制内工作,只不过是在县城的一个体制内单位签订了合同,工资也不算太高。再比如,我的家庭条件一般,虽然父母有退休金,但因为一些意外,没有任何积蓄能支持我进入婚姻。而且,我的长相虽然不丑但也算不上貌美如花。

所以这位姐姐告诉我,我在上述条件中不占优势,而且又在年龄上落于下风,所以不被选择是正常的。我不否认这些客观条件下,别人对我的固有认知。但我有时候也会想,为什么相亲只能是双方条件的配对,而不存在所谓的心动呢?

但事实上,在县城,并没有多少人会和我有一样的想法。

在这个县城,年龄是决定相亲对象圈层的重要因素。我是95年的,在一线城市肯定不会被催婚,但在这里我被他们称为大龄剩女。

因为年龄的增长,符合我相亲圈层的目标对象越来越少。在整个县城介绍人的规划中,小我三岁和大我三岁的男性才是能和我首先做匹配的对象,但92年出生到98年出生的男性,条件相对不错的人早就已经被挑走了。

所以,过去一年,单位里经常给我介绍相亲对象的姐姐们也沉寂了下来,那三个见过的男生,还是属于广撒网那一类的,我知道他们其中的两人,后面还跟我表姐相亲过。

之前我的相亲渠道,主要是通过周边的朋友和单位的同事。因为父母太过于着急,他们现在都开始去找我们当地的一些职业红娘“撒网”了。

我表姐和去年相亲的那两人中的一个医生已经结婚了。尽管我们还没碰过面,但我觉得这肯定是一个很尴尬的场景。

“4年相亲189次,我还是凑合结婚了”

我结婚了,就在去年年底,老公是当地人,但是在外地有一份体制内的稳定工作。

他是我研究生毕业后,回到了家乡相亲认识的第189个人。2019年研究生毕业后,我考上了当地不错的体制内工作,成为了各路媒婆眼中的“香饽饽”。

所以,从2019年下半年到2023年上半年,我一直在相亲,中间也和一个比我小三岁的男生在一起过,但因为他又惦记起了前女友,我们不到半年的恋爱不了了之。

从他之后,我相亲就陷入了疲态。我是非常看重感觉的人,工作和学历是客观条件,但感觉是相亲中的主观条件。

不过我的主观感受指引我走向的全是渣男。我大学和研究生时期的恋爱,均以男方出轨而告终,我因此也颓废过很长一段时间。

从那次相亲恋爱失败之后,我开始刻意避开个人主观感受,用所谓的世俗标准去衡量婚姻关系,比如家庭、工作、学历、长相等。

这些标准和我个人的想法其实背道而驰,所以我在相亲中开始没有抓手,我不知道谁是可以的,谁是不可以的。

后来单位的同事帮我做了梳理,他们认为我的结婚对象,要匹配我的学历和工作,所以工作和学历是第一位的,至于家庭可以排到第三,年龄和长相最不重要。

梳理之后,我通过在外地工作的一个表哥,和现在的老公认识了。因为他在外地工作,我们只是通过微信进行了简单的问候,因为对他的长相存在偏见,我后续就跟他断了联系。

直到他休假从外地回到老家之后,我们才真正见了一面。他身高还行,样貌是我完全看不上的那类,但工作稳定、收入也是我的好几倍。

见他第一面我内心感觉有两个小人在拉扯,一个告诉我说可以了,一个告诉我不行不喜欢。

我父母这时介入了进来,他们说你已经30岁了,再不结婚就结不了了。我当时心里的天秤就偏了,我只能说我很怕成为活在世俗规则外的人。

在跟他接触两个月后,我们就开始准备婚礼流程,因为对他的工作和收入很满意,所以我要的彩礼都是当地的常规水平。

现在结婚小半年了,说实话我到现在跟他在一起也感觉不到任何心动,可以说我并不喜欢他,当然我在他的身上也能体会到这种情绪。

我不断地说服自己,婚姻就是一场利益的交换。所以,每次他离开家去外地工作时,我都有松一口气的感觉,告诉我自己不要演戏了,这一幕的舞台剧可以落幕了。

“谈好彩礼和生娃之后,我们立刻结婚”

我1992年从大学毕业,大学时有女朋友,但后来分手后因为“北漂”和忙于工作,而且其实“北漂”认识女生的渠道并不多,加上我自己性格也比较内向,就拖成了父母口中的大龄剩男。

基本上每次过年回老家前一个月,我妈都会给我发来四五个女生的照片和基本信息,让我先了解一下,然后从回去的第二天开始就进入轮番相亲。

这个流程已经进行几年了,我其实并不排斥相亲,在我看来这是我认识女生的一个重要渠道。

最初父母通过亲戚邻居搜罗到的女生,大都是在北京天津工作的,后来这个范围逐渐扩大,他们认为本地女生或者外地女生留在本地工作的也可以。

我从最初的看着试试,到最后的欣然接受,中间并没有所谓的心理上的变化。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从和我一样在外地漂泊的女生们相亲,再到和本地的女生相亲,是存在一定的落差感的。

在外地漂泊的女生,对在北京买车买房这件事情的关注度并不高,他们知道这背后的困难程度,对我的收入也有一个正常的预期范围。

但本地女生不一样,她们的条件很直接,我相亲过的大部分女生,都会非常直接的跟我聊到收入、购房、生孩子生几个等问题。

有个女生在得知我北漂9年之后,还没在北京买房大呼不理解。她说在当地9年都没房子的男生都不会进入相亲这个圈子里,他们是被直接淘汰的对象。

今年回家相亲,我和一个在北京工作的女生确定了关系,她年龄跟我一样,工作是在一个高校的食堂。

在相亲后的第三天,她告诉我如果和她结婚,现在可以不买房,但需要28.8万的彩礼,而且是要给到她父母。

我有一定的积蓄,可以覆盖她想要的彩礼费用,我思考了一晚上之后同意了她的要求,但与此同时我也提出了一个别的要求:她需要生两个孩子,而且都跟我姓。

目前我计划今年“五一”订婚,“十一”结婚。也许很多人不理解我的选择,但我经历过几十次相亲后已经明白,如果没有物质上的割舍,可能是永远进入不了婚姻的。

“在县城,我只相信嫁人改变命运”

我原生家庭条件很差,是县城下一个农村家庭。父母没有收入,也没有房产,我还有两个妹妹,一家五口人还住在农村一个破旧的自建房里。

但我个人学历和毕业后回县城工作还不错,我从上学的时候就知道,只依靠工作是无法撑起我背后的家人的,唯一的途径只有“上嫁”。

也许你认为这个词是功利的,但对我来说它又是贴合实际的。

从进入单位以后,我主动发起周围的朋友和同事给我介绍相亲。我的条件很明确,不能是和我一样体制内的,因为收入一般,我想找一个做生意的,每月收入肯定需要是我的好几倍。至于年龄我不太在意,只要不是和我父母年龄相仿。

在找同事朋友介绍的同时,我还去了当地的婚介所。这个婚介所,从我上初中就在开了,我觉得他们肯定有很多好的资源。

但跟他们老板聊过之后,我才发现,这里有的男性资源真的就是被熟人相亲市场所淘汰的。先不提长相和家庭,那些被他展示的男性只要有一套房子,就会被称为优质。

而且在这个婚介所,每个人的照片和信息都被浓缩到了一张小纸上,每个人就像警察办案时列出的嫌疑人那样,被挂在墙上。我那时候深刻感受到了,原来比我更功利的人有很多。

为了拓宽“上嫁”目标,我还是在这个介绍所登记了自己的信息。婚介所的人收了我600块钱,他告诉我多个渠道是好事儿。

而且他还评价了我的客观条件,说我有正式工作是有机会找到合适的对象的,但我年龄不小了已经29岁,所以在这个婚姻市场还是存在被人挑选的可能的。

他还告诉我,在县城30岁以上的女生,工作再好也有不得已下嫁的可能,毕竟我很有可能就成为高龄产妇了。

过年期间,我通过朋友认识了一个89年做生意的男生,见面的第一天我们约到了县城的一个咖啡厅,我观察了下他开的是一辆奥迪,具体价格我不清楚,但我觉得这是个好的开始。

现在我们聊了半个月了,也会时不时地出去吃饭逛街,他出手还算大方,过年时还给我买过一个一千多块的金戒指。

虽然,我们现在还没开始聊到结婚相关的事情,但我觉得,也许就是他了。毕竟过了今年9月,我就要步入30岁了,就会被这个县城归为待嫁的大龄剩女。

我一定要在今年步入婚姻。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