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吃瓜网

洪涝、地震之外,被忽视的高温、地面下沉也关乎人类生死

引言

干旱、风雹、沙尘暴、地震、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目前的气候预测,到2030年,世界每年将面临约560起灾害,即每天1.5起。

面对自然灾害,城市既是容易遭受损失的“受害者”,也是能调动更多资源和力量并给出对策的“主力军”。

因此,城市应该如何提高其抵御灾害和气候变化影响的能力,成为当下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也关乎每一个居住在城市中的普通人。

基于此,腾讯新闻《一起来唠科》与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东亚区首席代表刘岱宗,围绕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威胁,以及城市提升其恢复与适应能力的具体实践等话题进行了系统讨论。

此为三篇之一,关注“韧性城市”能否成为城市在面临自然灾害时的可靠盾牌。

一、自然灾害频发,城市如何求生?韧性或是解法

一起来唠科:今年,“韧性城市”这一概念多次被提及,请问什么是韧性城市?

刘岱宗:韧性城市的“韧性”指的是城市遭遇灾害、袭击或其他事件的打击后能够快速复原的能力。有人会认为建设韧性城市是为了应对洪水,但应对洪水只是韧性城市中的一个小项内容。高温、飓风、地震、海啸等极端气候或自然灾害,粮食安全问题,公共健康议题,甚至包括住房价格过高等社会议题,都是韧性城市需要面对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时能够迅速解决问题,恢复城市的正常运作,这就是城市的“韧性”。

(编者注:城市韧性可以分为技术韧性、经济韧性、社会韧性和政府韧性等几个方面,涉及医疗卫生、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诸多领域,既包括城市应对灾难风险的硬件设施体系建设,也包括优化决策、提升动员、增加社会交流互动等软件系统建设。)

一起来唠科:当地震、泥石流、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韧性城市是如何体现出自己的优势的?

刘岱宗:以去年北京遭遇洪水为例,当时我们都觉得下游的天津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因为它地势更低。但最终能够发现,天津对洪水的应对表现非常好,这得益于天津的高标准的生态建设,其中包括较高的生态防洪标准。这就能体现出来城市在韧性方面的不同。这里的城市韧性可以从城市恢复的速度、在灾害中的损失等方面进行评估。现在英国、美国的一些城市在遭遇小规模的恐怖袭击后,也能立刻调动社会资源,消除恐慌,更快控制整个局势。这也能体现出这些城市的韧性。

(编者注:天津市人民政府2022年发布的《天津市实施城市内涝系统化治理工作方案》中从区域流域、城市层面、设施层面、管理层面四大方面提出城市内涝治理的工作内容。主要措施包括对河流流域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建设排涝通道、排水管渠、雨水削峰调蓄设施,实施河道清淤,搭建内涝治理信息化平台,通过智能化终端感知设备提高联合调度能力。)

洪涝、地震之外,被忽视的高温、地面下沉也关乎人类生死

(北方暴雨 图/视觉中国)

一起来唠科:接下来快要进入洪涝灾害多发的季节了,有哪些城市应对洪涝灾害的措施值得我们学习?

刘岱宗:东京在洪涝灾害的应对方面非常值得学习。东京每年经历的自然灾害(地震、台风、海啸、洪水等)的次数要远多于中国的很多城市,但它的人口还能发展到3000万,社会秩序非常稳固。东京应对洪涝灾害是非常有系统性的,包括城区建设标准、灾害前的预报、灾后的排洪、恢复生产等都值得学习。

(东京都暴雨应对体系 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

一起来唠科:在提到城市内涝的时候,我们还有一个“海绵城市”的概念。“海绵城市”和“韧性城市”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刘岱宗:因为洪涝灾害频发且可视性非常强,所以我们提出“海绵城市”的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但是近年来,我其他灾害也在频繁出现,例如2022年在重庆北碚发生的山火,离城市也非常近。随着气候变化,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所以我们需要对以往建设“海绵城市”的经验进行总结,以点带面,提高城市整体面临多种灾害的能力,提高城市韧性。

(广州暴雨 图/广州日报)

二、地面沉降之外,高温因可视性不强没有获得足够关注

一起来唠科:近日,北京大学陶胜利与华南师范大学敖祖锐研究团队联合20多家单位,在Science发表题为A
national-scale assessment of land subsidence in China’s major
cities
的研究论文,量化了中国大中型城市的地面沉降格局。研究发现,我国30多个城市正在沉降,约影响2.7亿城市人口。审阅了该论文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马努切赫尔·希尔扎伊认为:“我们现有的大多数适应策略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计划都是不准确的,因为它们没有包括地面沉降研究。”您认为城市韧性研究需要囊括地面沉降吗?

刘岱宗:城市韧性在不断变化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新冠疫情之后我们更关注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空气污染等一些我们已经解决得不错的问题受到的关注就会下降,之前未被关注到的问题可能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关注到。北大和华南理工的这篇论文就指出了一个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地面沉降和地下水、海平面升高等问题相关联,是既有的城市建设议题中发展出来的新态势,要求我们做出更快的应对。

(由于地面沉降,西安大雁塔略微倾斜 图/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

一起来唠科:这种动态发展的趋势也提醒着我们,现在可能还会存在很多威胁城市韧性但是被我们忽视的问题,那我们如何能更好、更快速的发现这些隐形的问题或挑战并寻找到解决方案?

刘岱宗:我认为要了解并解决一些威胁城市韧性的关键因素,首先是要开展区域性合作。许多对城市造成威胁的问题,它的解决方案可能在其他城市。比如,想要解决宁波的洪水问题,与其让宁波自己修几千亩的蓄洪区,还不如加强上游城市的水利设施建设。我们要通过区域性的合作来解决问题。第二,城市韧性面临的挑战还在于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市场运作机制,比如“谁受益,谁投资”。在面临洪水、高温等问题时,我们想的都是由政府来投资解决。但我们也需要思考如何通过建立市场机制调动市场力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到城市性的建设当中。这也是目前的一个挑战。

一起来唠科:地面沉降之外,还有哪些威胁城市韧性但是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关键因素?我们在建设韧性城市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

刘岱宗:干旱、沙漠化、水污染、食品安全等都会对城市形成威胁。有些自然灾害还会影响到城市的基础设施,例如2022年的高温干旱使得四川的水位只降不涨,水电站的发电量受到很大影响,城市在酷暑天气面临停水停电的问题。

这里我重点讲一讲高温的问题。中国城市对高温问题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

洪水的可视性是非常强的,我们能够直观地看到洪水冲走车辆,冲毁房屋。但根据欧盟的数据,欧洲死于高温的人口要远多于死于其他灾害的人口。柳叶刀发布的《2023年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全球报告:必须采取以健康为中心的应对措施来应对不可逆转的危害》显示,全球65岁以上人群与高温有关的死亡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增加了85%。

但高温灾害因为可视性不强,在中国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这也反映出来,衡量灾害的指标设计是存在问题的。很多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脑梗是由于高温引起的。因此,有必要设计一套指标系统使这些隐蔽但影响重大的问题能够尽早暴露出来,以便我们能够及时找到解决方案。

(2023年,上海持续发布高温预警 图/视觉中国)

一起来唠科:2023 年是有记录以来的最热的年份,世界气象组织预计,2024
年的平均气温可能更高。高温会如何影响城市的发展?

刘岱宗:应对高温也是提高城市韧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本身就有热岛效应,市中心要比郊区温度更高。从北京市中心到延庆,气温就会下降五度左右。一方面,持续的高温可能会让人们想要逃离市区,大量的人口迁出会导致城市的衰落。另一方面,人们在高温天气不愿意外出活动,城市活力也会降低。为了应对城市高温,巴黎推出了一款APP“Extrema
Paris”。(编者注:该APP可以帮助人们找到附近能够乘凉避暑的地方,还可以根据用户下载时录入的个人信息,帮助用户分析外界实时温度对该用户造成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Extrema Paris页面)

纽约会在建筑物的顶部涂反光材料,把部分自然光反射回大气当中,这样建筑物内部会更凉快。这些都是比较简单的防御性措施。(编者注:纽约曾发起“凉爽屋顶”的倡议,在屋顶粉刷白色的反射涂层,反射部分光线和紫外线,能够有效降低屋顶及室内温度,减少空调的使用。)

(纽约“凉爽屋顶”项目 图/联合国官方微博)

新加坡采取的是更复杂的方式,举国打造Cooling
Singapore(冷却新加坡)的项目。(编者注:该项目从植被、城市形态、水域与水景、城市地表材质、遮荫、交通、能源7个方面,提出了86
项减轻热岛效应影响或改善室外热舒适度的策略与措施。包括将植被纳入城市设计,建设绿廊、风廊道、遮阳设施等。)

(Cooling Signgapore项目中植被措施的应用示意图 图/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

一起来唠科:我国的大城市有做好抵御高温的准备吗?有没有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高温?

刘岱宗:中国城市更多采用的还是比较保守的方案,也就是大量的使用空调。一方面,这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大量使用空调导致的温室效应会使环境越来越热。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可能在所有的地方都安装空调。我们还没有像提出建设“海绵城市”来应对洪水一样,用一种系统全面的思考来应对高温。总体来看,我们在应对高温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

但深圳启动了通风降温工程,通过建设绿道系统和通风廊道来降温。北京、上海之前也设计过通风廊道,既能给城市降温,也能减轻空气污染。

(2024年还会更热?世界气象组织发出红色警报 图/央视财经)

注:

城市通风廊道(城市风廊):利用江河、湖泊、山谷,以及城市绿地、水体、主干道等空间载体形成的引导城市空气流动,促进大气良性循环,改善城市空气品质,提升体感舒适度的作用通道。

城市风廊三要素:补偿空间(冷风源)、通道空间、作用空间。其中,冷风源为城市空气循环提供动力,通道空间是空气的流通路径,作用空间是城市空气亟待改善的功能片区。三者的合理组织才能驱散雾霾和湿热空气,实现城市空气的流通循环。

一起来唠科:建设韧性城市能够成为我们降低我国城市灾害风险的一个有效手段吗?还有哪些问题,是建设韧性城市解决不了的?

刘岱宗:城市韧性的核心是力所能及地做好防御和保护,但仅仅依靠提升防御性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面对高温,加装空调从长期来看反而会加剧全球升温。真正要解决高温问题,需要更大的系统,一个省份、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地区的多个国家一起合作解决。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