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吃瓜网

盘点全球央妈的钱包:日股狂飙富了央行,美联储巨亏千亿加剧美国赤字

近期,赚得盆满钵满的日本央行引发关注:凭借飙升的日股持仓斩获高达32万亿日元(约合1.53万亿元人民币)浮盈,净利润的大部分有望充盈到日本国库,最终通过一般账户支出返回给公众。

进入2024年,全球各大主要央行都公布了一年来的资产负债情况,但美联储、欧洲央行、瑞士央行似乎就没有日本央行那么幸运了。

2023年成美联储有史以来亏损最多的一年,运营亏损达1143亿美元。当年的量化宽松(QE)让美联储购入天量美国国债,而过去一年的激进加息导致短期利率超出了5%,美联储账上的国债价格则出现暴跌。根据美国联邦法律,美联储会将其收益减去运营费用上缴财政部。但这些收益在2022年变成了亏损,这意味着美国赤字比原本应有的规模要大一些。

与美联储类似,欧洲央行也因为加息而出现亏损。2月22日发布的报告称,在经历近20年的盈利后,欧洲央行2023年亏损12.66亿欧元。这是欧洲央行2004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瑞士央行则更惨。早在2022年,瑞士央行就巨亏1320亿瑞郎(约1430亿美元),为116年来罕见,这主要是由于股市和固收市场的下跌冲击其股票和债券投资组合价值。2023年瑞士央行仍继续亏损,不过亏损幅度降至35.4亿美元。

中国央行并不具体公布利润情况。不过2023年3月,中国央行公告称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1.13万亿元,对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发挥了重要作用。

日股狂飙富了日本央行

第一财经近期就报道,日本股市近一年攀升近40%,日本央行成为隐形大赢家。NLI研究所首席股票策略师出井真吾表示,截至上周四(22日)收盘,日本央行ETF持仓已经激增至约70万亿日元(4660亿美元)的新纪录,其中约有32万亿日元的浮盈。

近期日经225指数已冲破39000点,突破1989年12月创下的历史最高点(38957.44),截至上周五(2月23日)收盘报39098.68点。富达国际日本股票投资主管Jeremy Osborne日前对记者表示,企业治理改革和经济正常化支持日本股市,东京证券交易所提倡股价与账面价值比超过1的软性要求推动了资本效率的提升。

目前日本市场的主要积极买家是海外投资者,但机构认为日本股市仍被低配,海外投资者的累计净买入仍远低于2015年“安倍经济学”时期的峰值,未来日本本土买家的资金流入亦将攀升。

实行了多年量化和质化宽松(QQE)的日本央行是为数不多仍未加息的央行。截至2024年2月20日,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总规模高达758.28万亿日元,远超2023年GDP(591万亿日元)。日本央行持有日本国债(JGB)约598.6万亿日元,持有股票ETF约37.19万亿日元(占比4%)。

事实上,日本股市的升势很早就开始了,自日本央行2010年12月开始大幅购买日本股票指数ETF后,日经225指数止跌回升,从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日经225指数累计上涨178%左右,只是涨势在去年加速。

尽管目前看来光鲜得意,但2022年日本央行也一度经历过惊心动魄的时刻。2022年10月,英国养老金逼近爆仓。原因是高通胀、大幅加息,再加之政府不合时宜的减税财政扩张,9月底英镑与英国国债崩盘,英国10年期债券利率几天时间就从3%多快速蹿升至4.5%以上,导致持有众多长债的养老金几乎爆仓,导火索是衍生品和高杠杆。当时,市场也无比担忧大洋彼岸的日本。相比英国,日本维持低利率的时间更久,日债收益率大幅下行,但负债压力依然存在,日本保险、养老机构对于杠杆、衍生品或有更迫切的需求。所幸截至目前,日本央行仍在维持负利率政策,日本国债收益率的涨幅可控。

不过,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日本核心CPI一直保持在2%以上的水平,各界预计日本央行很可能要在4月后考虑加息,未来日本央行的“荷包”会否受到冲击仍存在不确定性。

据记者了解,日本央行的最终利润将作为国家财产支付给政府,这被称为支付给国库。其他主要海外央行也基本采用了类似的制度。这是因为货币铸造税产生于政府将发行银行券的垄断权授予的各自央行。在日本,银行有义务在每个相关财政年度结束后的两个月内向国库支付款项。这笔款项构成了政府相关财政年度的总收入,并最终通过一般账户支出返回给公众。

美联储巨亏千亿加剧美国赤字

美联储就没有日本央行如此幸运了。当地时间1月12日,该央行公布了2023年未经审计的初步财务报表,结果显示,去年美联储运营亏损达114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这些亏损加剧了本已庞大的美国财政赤字,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报告显示,2024财年第一季度(2023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财政赤字超过5000亿美元,同比增长21%,而美国政府需要更大规模的国债拍卖才能弥补这一赤字。

一般而言,只要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当前水平附近(5.25%~5.5%,位于20年来高点),美联储的亏损就可能持续下去。要知道,2022年至今,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从2%附近最高飙升至5%以上,债券价格大跌,这让疫情下扩表至9万亿美元的美联储巨亏,去年初破产的硅谷银行很大原因也受累于美债持仓的巨亏。

目前来看,由于美国经济数据强劲、通胀仍未降至目标,首次降息的时间点已经推迟至6月。

数据显示,高负债和2023年利率走高使得美国财政付息压力创1996年以来新高,亦有观点猜测,美联储去年意外释放暂停加息的信号是否与此有关。

不过,美联储的亏损并不影响其正常运作和职能执行,也无需向财政部申请注资。与联邦机构不同,美联储不必向国会申请弥补运营损失。相反,美联储在2022年创建了一个借据,称之为“递延资产”。美联储此前大部分年份都处于盈利状态,根据美国联邦法律,美联储会将其收益减去运营费用上缴财政部。但这些收益在2022年变成了亏损,这意味着美国赤字比原本应有的规模要大一些。美联储何时恢复盈利取决于未来几年何时降息。

欧洲央行、瑞士央行亦陷亏损

同样地,欧洲的央行在2023年也深陷亏损之中,最惨的瑞士央行则在2022年遭遇巨亏后仍未转正。

2024年1月9日,瑞士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度亏损30亿瑞士法郎(约合35.4亿美元)。2023年年底,作为避险货币的瑞郎对欧元汇率创八年历史新高,导致瑞士央行股票和以其他货币持有的股票折回瑞郎后价值缩水。瑞士央行称,将不会向瑞士各州和中央政府支付股息,也不会向投资者支付分红。

早在2023年1月9日,瑞士央行表示,由于股市和固收市场的下跌冲击其股票和债券投资组合价值,该行2022年全年巨亏1320亿瑞郎(约1430亿美元,约9700亿元人民币),为该行116年历史上最大亏损,相当于瑞士全年7745亿瑞郎GDP(2022年预期值)的约18%。此外,报告期内瑞郎的走强也对瑞士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产生了负面影响。

瑞士央行当时表示,2022年的亏损中约有1310亿瑞郎来源于外汇市场。据悉,其购买了超过8000亿瑞郎的股票和债券用于做空瑞郎,但由于瑞郎一直以来表现强势,7月对欧元升至平价以上,导致了央行在汇市的损失。

此前在2021年,瑞士央行则斩获了高达260亿瑞郎的利润。不过,亏损并非首次,2015年,该行也录得了230亿瑞郎的亏损。

未来,全球主要国家货币政策走向、基准利率变化都将深刻影响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所幸2024年将大概率迎来“全球降息潮”,欧洲央行、美联储、英国央行将适时降息以及退出“缩表”,日本央行可能是唯一可能加息的央行。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